时值冬季,寒意袭人,位于国道227线的张掖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内却是暖意融融、生机盎然。鲜嫩滴翠的辣椒、枝繁叶茂的西红柿在温室内精准水肥循环系统、智能升降温管理系统的智能呵护下长势喜人……
“十三五”期间,张掖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把丰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内涵作为发展方向,坚持试验示范引领、夯实农业基础、突出循环利用、打造特色品牌、强化科技支撑,聚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走出农业试验示范——辐射推广——产业化发展新路子,推动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发展,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农业改革的“试验田”和区域现代农业的“展示板”。
夯实农业基础 率先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机械装备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示范区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行“一户一田”改革,采取互换并地方式,开展大规模土地整理,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整理22万亩。累计投资24.79亿元,完成试验示范核心区土地整理、主次干道、支线、田间生产道路建设、渠系配套等基础建设。完善农田排灌系统,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累计铺设管灌、滴灌287公里,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落地建设,建成省级高效节水示范区。推广秸秆青贮、粉碎、打捆、机械深松等新机具,制种玉米、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分别达87.8%和62%,农作物秸秆饲草转化率达85%,畜牧标准化养殖机械装备配套率达80%,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园”,形成覆盖农村的农业信息网络,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示范园区农业发展基础日臻完善。
引领试验示范 率先引进推广实用农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示范区先后引进中科院遥感试验站、中国农科院旱生超旱生试验基地、登海种业杂交玉米种子加工厂、甘肃前进牧业、瑞克斯旺种苗(公司)、上海善之荣生物科技公司等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建立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大、甘肃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长期科技合作关系,累计开展各类现代农业试验示范157项次,为试验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德联牧业、神农菇业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商贸物流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建成张掖公路港物流园,新增恒温保鲜库静态库容4万吨,落实出口原料种植备案基地15.8万亩;集中优势资源,靶向施策、聚焦用力巴吉滩设施蔬菜、制种玉米、食用菌及肉牛养殖产业初具规模,试验示范核心区内的党寨马站村、陈寨村、雷寨村连片供京沪蔬菜基地效益凸显;成功打造雷寨“1+5”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带动示范区蔬菜种植38万亩。
坚持优中选优 率先打造特色产业品牌
示范区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四个百万”工程和“六个区域特色”产业,培育出“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等特色农产品。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示范区优质种子生产基地稳定在50万亩,金张掖种子品牌享誉全国。实施设施、品质“双提质”工程,稳步发展优质蔬菜种植基地38万亩,做大做强供港澳、供京沪蔬菜生产基地,建成出口备案基地1.5万亩。持续推进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培育“甘牛”新品种,推行电子耳标,发展奶牛、肉牛产业,实施优质奶源基地、上海宏博牛肝菌生产基地、甘肃农垦祁连牧业3万头肉牛智慧牧场等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示范区优势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8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8.1%。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农产品平均监测合格率达99%以上,甘州娃娃菜获“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花寨小米、陇上春绿娃娃菜两个农产品获得甘肃名牌产品称号,“金张掖夏菜”获得全省十大区域品牌。
增强发展动力 率先拓展农户致富渠道
示范区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农村资源,增强发展活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乡村旅游、加工储藏、电子商务、农家乐等产业,着力培育和打造“西红柿村”“红辣椒村”“养猪村”“制种村”“大蒜村”“农机村”等特色村品牌。实行跨乡镇、跨地域的“多村捆绑、项目捆绑”,加强优势资源互通共享,做到项目打包、资金同筹、资源共用、效益共享,推动抱团发展。领办创办合作社、盘活集体“三资”入股合作社等形式,深挖特色产业,创新发展产业联盟,整合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实现“村企共建”“抱团发展”,培育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2423个,示范带动农户6.9万余户,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收总额达24.65亿元。
突出循环利用 率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始终是示范区农业的基本色。“十三五”期间,示范区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进程,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走绿色生态转型之路。稳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全国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和河西国家级制种高地建设,开展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集中打造千亩有机农业示范点10个,示范带动神农菇业巴吉滩食用菌产业园、种子产业园、戈壁农业产业园、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三闸北滩畜牧园区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紧盯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主营门店等重点环节,以尾菜肥料化、饲料化为主导模式,因地制宜做好尾菜处理利用工作,示范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率达92.9%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3%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50%以上,粪污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及尾菜处理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回首“十三五”,示范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辐射带动六县区现代农业特色品牌魅力突显、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示范引领效应叠加、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民乐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临泽县扎尔墩滩戈壁农业产业园等10个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园异军突起,甘肃华瑞、前进牧业、甘州区发年、绿涵戈壁等农业产业园大放异彩,戈壁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新型业态正在张掖这片大地扎根崛起……
展望“十四五”,示范区将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加强农业科技要素培植,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张掖现代农业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